日历

2025 - 1
   1234
567891011
12131415161718
19202122232425
262728293031 
«» 2025 - 1 «»

存 档

日志文章


2013-06-03

采访前的准备

{a]gI4I 0  
>~\BFU  
|$Y!jQdcC3  
1、费雯丽让记者碰了个大钉子 8aw_n<0Sy  
]IND TRM  
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扮演影片《乱世佳人》中的郝思佳一角而一举成名,获得奥斯卡金像奖。1961年3月8日,她飞抵纽约,庆祝世界名片《乱世佳人》复映。一个记者去采访她。记者问:“您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?”费雯丽反问道:“你看过这部影片吗?你看过那部小说《飘》吗?”记者回答:“都没有看过。”费雯丽说:“那就不必多谈了。”她无意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谈。当时在场的美联社记者目睹了这一记者的窘状,写了一篇特写,在新闻界传为笑柄。 YGbyqT  
gYhcNsPzr  
可见,采访前不认真准备,仓促上阵,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,有时既影响了报道的时效,又给被采访者增加了麻烦,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。所以,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,是记者、通讯员不容忽视的一件工作。 FhUf /h   
Oi-?x5  
准备工作有许多,从广义上讲,是一切知识、理论的储备;从狭义上讲,就是对采访对象的起码的了解。像费雯丽这样赫赫有名的影星,电影《飘》又是重新放映,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应该早已耳熟能详,而这位记者居然连这点起码的知识都没有,难怪费雯丽要拿钉子给他碰了。美国记者麦克逊说:“在我将要去谒见某一要人以前,我早已熟悉于这位要人的一切了。”假如你要去采访某一个人,就要通过不同方式、不同渠道事先了解他的经历、性格、嗜好、习惯、特长等等,以便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。经验证明,这种准备越充分,采访中记者才会越主动。 n'M1)Sq$BT  
u)!O%  
AbXRL:J  
b:A| N"  
2、叶圣陶为何烦躁? lG{g'tU  
'=9{k%mofg  
有位记者去采访老作家叶圣陶。显然记者事前毫无准备,知识面又窄,一见面就问:“你是哪里人?”“多大年纪?”八旬老人很烦躁,又感到很悲哀。这些情况,你翻一翻叶圣陶随便哪本著作,都能找到答案,可惜他根本没翻过。更使人苦笑不得的是:有位记者刚刚采访过夏衍,便转道来到叶家。他见到叶老的长子叶至善,一面紧紧握手,一面惊异地说:“我刚从夏公那儿来,您岁数比他大些,可没想到这么年轻……”原来,他对叶圣陶家庭的情况也一无所知,把叶老的长子当成叶老本人了。闹出这样的笑话,采访自然得不到好结果。 |IG|tXcrr  
]VaLHH!kc  
再看下面尴尬的一幕: 8!+!m~  
xYp;=qHc@  
记者:“参观了武钢以后,真实大开眼界呀,武钢果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呀……” ]]"m>2ar  
h|/t} #P  
被采访者:“不是最大的。” !T4N [h!  
?BYTb\  
“全国最老的钢厂。” mo)w =  
0% >8"  
“也不是最老的。” I4A1  
%M_k,R@=  
“嗯,对了,那就是最先进的。” aw $pn  
Q["_?fq   
“不管怎么说,总归有个‘最’吧?” >@=: Ajsb  
;wv<)ETn<  
“是有个全国之最的地方,不过不是你说的‘最’” /GJdLf)&`  
oM4wip3U0  
…… ck?W]#|Q+  
/,9kc B|M&  
请看,事先毫不准备,对采访对象的情况漆黑一团,就会出现这种大杀风景的局面。 /gh p+`  
hGh:o2C  
3zHt*4uj  
j1vRs YAd  
3、谢晋和曹禺对记者的批评和赞扬 &-Is1~uf  
@ Y<*?  
1986年“金鸡奖”“百花奖”大会期间,电影导演谢晋结合他刚在美国举办影片回顾展的经历,对中外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了对比,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深思。 Kpc1xe#  
m/(I I  
谢晋说:“美国的记者很注意资料工作,善于在接触采访对象之前从资料中掌握有关情况,事先准备好提出的问题。他们采访实践通常不超过半小时,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,角度独特,采访效率甚高。而国内的不少记者不大善于利用资料,采访体温大同小异,缺乏自己独特的角度。因而,常常要对记者从头讲一遍集资的简历。其实,本人的籍贯、年龄、艺术经历,只要一翻材料就全都有了……” *?\+M m#  
:bn_f(7#  
著名剧作家曹禺1980年访美归来,也发表过类似的感慨。他说:“在美国的那些日子,几乎天天要接待新闻记者。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批。一般一次采访不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,不能什么都问,搞‘马拉松’式谈话。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,他只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,过后在报纸上发表了3篇文章。文章里谈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,而且事实没有出入,材料准确无误。不难看出,他在采访之前是做了许多研究工作,看了不少书籍和资料的。” eCZ1,@y  
zXV;(a6R  
sq\1,zb  
ck< _@=w  
4、纪希晨带着资料访宝成 (7tl=<3"  
"M#g$LB  
1956年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前夕,报社派老记者纪希成报道这一建设成就。出发前。他到图书馆翻阅了不少有关铁路沿线的历史、地理、经济方面的资料,沿途又注意查阅地方志,对川、陕界上的昨天和今天,又了较多的了解。当他沿着那著名的陈仓栈道、“青峰连天不盈尺”的秦岭关、古风州诸葛亮筹策伐魏的“思计台”、三国时赵子龙把守的阳平关、汉相萧何追韩信的马道河等地采访时,尽管当时连日暴雨山洪,采访十分困难,但由于他有充分的资料准备,又身临其境目击了筑路工人们的劳动场面,很短时间内便连续写出了《从宝鸡到成都》等7篇通讯。有的通讯谈古论今,描述风光,介绍掌故,读来充满了知识和情趣,绕有兴味。 (n4YG2+  
h%kk6[  
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,当年他每到一地采访,总是先搜集、查阅当地有关的地方志和史书。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·法拉奇在每次采访前,总是用很长时间做准备,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,还要作笔记和写研究心得。她说,每次采访之前都要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,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。 nvv!b!~G  
\Hi'!+3Y  
*|I}G P  
viN[w9r1  
5、“后悔一辈子”的尤金·莱昂斯 RbyL$RN  
)Z}\%]\gpn  
尤金·莱昂斯是美联社经验丰富的记者。他曾经对斯大林进行过一次采访。事先约定只能采访两分钟。两分钟以后,可斯大林并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。而他当场却提不出更多有准备的问题。莱昂斯事后说:“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呆了近两个小时,但使我一辈子后悔的是,当时没有趁机提出富有意义的问题来。” Q0%wq|KN  
FHA7J.%  
另一次,莱昂斯采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,约定只能谈五个书面提出的问题,几分钟就谈完了。而此时巴列维兴致正浓,等待继续提问,莱昂斯也没有准备更多的问题。 f<M5I5l3y  
f_ZBbyVk  
事后,莱昂斯懊恼地说:“我当时就在国王的办公室发下庄严的誓愿,今后哪怕约定我只有几分钟的采访,我若不事先准备好供一两小时谈话的问题,便决不再来到世界伟人的面前。 ;E4g:  
<7tO O+  
mS\c}N,bl)  
2`j9v-g  
6、田流的四个准备 f?`#bZ  
>&Z:=1  
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?请听名记者田流的叙述: aoCvTtR  
l3%l vS  
我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,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有关政策闹清楚,也可以叫做“政策准备”,这是经过多年实践,从很多次失败中得来的教训。政策思想不明确,就缺少分析具体事物的能力。大战需要武器,做工需要工具,政策就是我们记者观察、分析、判断具体事物的武器。如果对某个方面的政策不清楚,就贸然去采访它,看——不知从哪里去看;问——不知从哪里问起,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和问题,也不能进行正确分析判断,不知道它到底是对还是错,是好还是坏,虽然费了很大劲采访,到头来还是不知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报道,当然也就“主体思想不明确”、“一般化”甚至不符合政策了。 [7 +'7<X  
5a\DAr  
所谓做好政策准备,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政策,这道理谁都懂,谁都赞成,但是做起来往往又不那么重视和认真。……采访农业不懂得农业政策,采访工业或问叫,不懂得工业和文教政策,怎么可能把报道写好呢? czaj usV?,  
W7]K/;oM  
第二个准备是,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全局作一个概括的了解。我是搞农村报道的,当前我国农村、我国农业形势到底怎么样?要有个基本了解,只有把这个全局、这个总的形势把握住了,对具体的采访对象以及它所发生的问题,才能正确地分析,恰当的判断和估价。 8^}- cl/  
cpqR {J/  
我们的报道,总是通过一个具体地区或单位,一个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的,而却总是面向全国的,这就是说,我们的报道要有针对性,要有普遍意义。如果我们对全局不了解,我们的报道就缺少针对性,就没有普遍意义,就是无的放矢。1981年秋,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农业审查责任制的稿子,内容是什么叫责任制,如果这篇稿子在两年前写,是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,因为1979年很多人对责任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和误解,到1981年全国70%以上的地区和生产队都已经实行了责任制,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,再说什么责任制就是“马后炮”了。一篇报道没有针对性,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。 .mX"R'iI]  
is~O1YN$  
在一个准备是情况、资料的准备。我们了解政策,了解全局和整个形势之后,就要出发到某个地区、某个单位去采访了。去之前,应该对那个地区哪个单位的过去特别是最近的情况,作必要的了解,而且了解得比对全局、对整个形势的了解更细一点,更深一点。我一般的做法是:凡是能够在报社治疗室、图书馆找到的有关资料,都找来看一看,虽然是采访农村,但交接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农村,因为农村不是孤立的。当然,这方面的情况,要看同采访对象关系大小,有的概括地了解一下就行了。当时不了解是不行的。不了解就很难看准农村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。 ?<9i +i ~  
E\Z{W9*V  
第四个准备,也可以说是进入采访前夕的“临战”准备。前面谈过,我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从大到小,也就是从政策的、思想观点的准备,到具体的要采访的地区、问题、实践的头有关情况、问题、资料的准备等。方法是从上到下,即从中央、报社到省,到省以后,还是这个老办法,同省委、省报及有关单位了解该地区或该方面的全面情况,并从了解全面情况中,选择去哪个县、哪个单位,甚至去采访哪个典型人物。 <q6]AR9}  
,n*,;]\)`  
这样做,使我得益匪浅。最主要的好处是:这样做使我的报道思想比较明确。知道我们党在提倡什么、反对什么,知道什么是主流、本质,什么是支流、现象,报道出来的东西比较有针对性。第二个好处是,选择的报道对象比较准确,不容易上当受骗,对报道对象的分析判断,也比较容易符合实际。 dc'~r!Fe  
P xmty1HIM  
&& ["G3D  
}6 xjm D  
7、约翰·根宝的“根本宝贝” 9_Ye8wC  
2Mk;cpj8g^  
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资料。吴晗说:“没有资料就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来。”不少外国通讯社也非常重视资料。有的记者提出“一名好记者也是一名称职的资料员”。在日本,新闻记者常常要当一二年的资料员,在较多地熟悉情况、丰富知识后,再去做采访工作。 0!3rqO'E  
u\WBv$}*  
你感到惊讶吗?美国写内幕新闻的名记者约翰·根宝一生竟然积累了六万张卡片的资料,堪称资料富翁。离开报社以后,他利用这些资料,一连写了《亚洲内幕》、《非洲内幕》等七本书,本本引起轰动。这些资料卡片可真是他的“根本宝贝”了。 J7Z$g]E  
jYWD=:l9o  
改革开放初期,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访美,美国几家报纸对钱伟长的情况介绍得十分翔实,报道中的有些背景材料甚至唤起了钱伟长本人对往事的许多回忆。美国新闻界对他的情况如此了解,这使他感到十分惊讶。钱伟长向采访他的记者询问,记者把一大叠有关他的资料摆在他面前,这才解开了他的谜团。外国新闻界普遍认为,只有掌握了丰富翔实的资料,写出来的报道才会有分量,才会厚实。 99\xhv<SG  
LOb}TS@UXU  
当然,现在有网络、电脑这样的现代化手段来做资料的搜集、整理的工作了。但重视资料的意识,却丝毫不能动摇,整理资料的工作,也丝毫不能放松。 Ru-Zd 0r  
X_h*vnn^3  
ZuwU?.qu  
E{)&R56Y  
8、事先的研究,打开了“哑巴”的嘴 VI?EhW= pc  
:SAb z  
一位叫鲍勃·福尔斯曼的西方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笔头功夫差劲一点,照样可以当个出色的记者;可是如果不会采访,那就休想当个好记者。” X5}`=2X  
uNt.!3u})  
美国已故的报刊评论员利布林有一次去访问一位著名的赛马骑师。此人一向不愿同记者交谈。许多记者都认为,让这位骑师开口,比让哑巴说话还难。但是利布林却让这位骑师滔滔不绝地同他谈了一个小时,而这位记者在谈话间只插了十几个字。 JC]rg/.;  
qnbq48^  
利布林使了什么“招”,让这位“哑巴”骑师说话的呢? Wu?C)WZ)3  
ay'it% I  
见到骑师,利布林劈头提出的一个问题是:“您赛马时左蹬皮带比右瞪皮带多放几个眼?”骑师一听这个问题很内行,就兴高采烈地从马镫谈起他的驭马术。最后还对利布林说,“我看得出来,你同骑师们一定混得很熟。”其实,这位记者并不精通骑术,对骑师这一行也很少打交道。他只是在采访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,请教了一些行家,知道赛马的骑手在跑马场风驰电掣般策马飞奔时,为了克服在圆形跑道上产生的离心力,两个脚蹬的皮带不能一样长,必须使左蹬皮带比右蹬皮带长一些,以便使身体重心稍稍内侧。对于这个细节,一般人不注意,而行家必定了解。利布林第一个问题就从这里开始,使那位骑手既惊讶又高兴,谈话的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。利布林能够这样轻而易举地打开被采访者的心扉,并不是他记特别聪明,而是因为他是前作了仔细的研究,找到了好的角度,这才打开了这位骑师紧闭的“哑巴嘴”。 %7Di:C d  
B 6$@03 w  
x%Z] @  
BG S,V<%  
9、曼彻斯特提出了肯尼迪前所未闻的问题 8d=wlc  
{a/FCdi]R  
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,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。认真调查之后(不是之前)进行的采访几乎总是更有成果。《总统之死》的作者威廉·曼彻斯特回忆说,“我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,事先规定我可以和他谈10分钟。而实际上采访持续了3个半小时。这次采访激动人心,并引出了日后的多次会见。” moIf*=?]T  
7C{ y`fp  
曼彻斯特解释说:“我认为事前准备事关重大。对美国总统这样的人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过多次的问题,这是对他的莫大的侮辱。他很可能随即对你下逐客令。因此,你的问话应该是他前所未闻的。应该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。这样,他就可能尊敬你,有兴趣跟你交换意见,举行会谈。”曼彻斯特准备对肯尼迪总统进行首次采访时,查阅了总统召见的特别助理和内阁顾问的名单,发现他们当中80%的人与总统年龄相仿。因此他在采访中问肯尼迪是否是个“同代人主义者”。曼彻斯特说:“当时,他(肯尼迪)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,但他喜欢这个提法,玩味不已,从中得到一番乐趣。真正第一流的采访可以让一个能言善辩的采访对象如醉如痴,如果他入了迷,采访就会顺流直下,你将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。这都取决于你事前化了多少功夫。” qpaEFJ8S  
 |&/`_$  
B$W:la  
yJmDok^  
10、资料是记者永不离手的得力拐棍儿 v:eq  
J)yu 'r1(  
一次采访从哪里开始?从准备开始;准备一般是从搜集有关资料开始。 h3`Cs/fY  
0% Fr<6-  
贯穿采访全过程的是什么工作?是资料工作。搜集资料、整理资料、分析资料、研究资料、保存资料,就是这样贯穿下来。 ZQ6ohhq;F  
E\ZYARJ  
如果把采访比作登山的话,那么资料就是记者永不离手的得力拐棍儿。 %SN*J^&  
JvUDzrv  
怎样理解资料的作用? H"3_Qk6  
f [=  
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、发现新闻。前苏联一位记者下班回家,发现路两旁刚刚刚安装了新的路灯。他脑子一动,查阅了资料,发现当天是当地使用电灯的50周年。于是一条颇有趣味的消息就写出来了。 F}=]oh3e-  
0YNAQB(  
二是可以增加新闻的厚度和可读性。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一位西方记者报道了邓小平的一次讲话。在消息中,他交待,这是邓重新出来工作后的第三次讲话。前两次是在什么时候讲的,内容是什么。读者看后,对讲话的意义就有了更深的理解。 [l>uEw;x  
j*d j_G-  
三是可以成为突出新闻主题的画龙点睛之笔。报道1957年上海奇寒的消息,如果没有引用诗人臧克家1947年写的诗句“前天一夜风雪,昨夜八百童尸”来与解放后对比,其思想性决不会有如此深刻。 i7(z|b+  
R{:{J+  
资料的重要作用并不止于上面说的。每次采访,对记者来说,都是上一次课。采访对象是记者的老师,资料就是记者自编自学的教科书。 Y"fC . RZk  
|=n{=:hQw  
例如,要采访北京缺水的问题,会议消息发过了,节水经验写过了。但为什么有些人对此仍是麻木不仁呢?记者可以搜集有关水的资料。首先触及到的是谁的数量问题。多少年来,不知怎么形成了“水是无限的”这个概念。水还用的完吗?用完,一下雨不是又来了吗?一读资料,不对了。地球上的水有数百亿吨,似乎多得不得了。可是,其中97.2%是海水,除了冰山外,真正可利用的淡水只占0.64%。北京这块地面上,平均年降雨量为105亿吨,真正可利用的水的总量只有33—47亿吨。这就是说,正常年景,北京的水刚刚够用,稍一干旱就不行了。要是随着生产发展,生活提高,用水量再增加呢?那就更不行了。资料使我们明白了:水的数量是有限的,人们把它的无限循环当成了无限的数量。多么可怕的错觉!于是我们头脑里形成了这样的概括:无限的循环掩盖着有限的数量——水资源在数量上的特点。资料同样告诉我们:低廉的价格掩盖着水的不可替代的作用——水在质量上的特点:各自使用同时又互相制约——水在使用上的特点。 B3iy']q+  
`g_4Y#yR  
有了对水的这些认识,还怕找不到写水的题材,找到了题材,还怕写不出有深度、厚度的好报道吗? ZdE>s  


类别: 无分类 |  评论(0) |  浏览(20146) |  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