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size=3]出处:西陆东方军事 作者:akaaaa 时间:2009-04-15 11:21:46 [/size] NWA,cg,
我们吃的粮食并不安全 =i?w
Id")5ki^
在粮库,有一句话,叫做"粮库钱没腰,看你捞不捞。"上至粮库主任、副主任,下至化验员、保管员,甚至是干活的临时工,以及更夫,门卫,都有"发财致富"之道。 k}D%/s*W
k9~nVeX:3
最好的捞钱时机,就是每年粮库收粮的时候。粮库内部从上至下,人人做好的准备,大家跃跃欲试。筹钱的筹钱,拉关系的拉关系。干什么?倒粮和拼缝。 }aT+( 5<
&6{NUu'
所谓倒粮,就是你先从农户手中以低于保护价的价格把粮食收上来,现粮库的保护价把粮食卖给粮库,从中挣取差价。有人可能要问,为什么农户要把粮卖给倒粮的人,直接送粮库不是可以增加收入吗?这你就不知道了。一个农户,除非他和粮库里的人认识,而且关系不错,否则他直接送粮到粮库,是卖不出一个好价钱的。因为粮车到了粮库之后,要经过排队、扦样、化验、检斤、卸车等环节。那一个环节都可以找借口剥你的皮,让你得不偿失。 C, /2ykXD
fY0 i3'
粮库内的经警和门卫负责农户送粮车的排队,他有让哪一个车进和什么时候进的权利。 <B}|!-hgq<
TyZ0,QjRK
有的粮库比较大,一次门口可以允许放进去三、四台车。如果车特别多,农户谁不想早些进去?如果你想早一点进去,你就得花一点钱给把门的经警或门卫,我们这里开始是一车五块,现在已经涨到二十至三十了(也按车的大小收,看来还真"合理")。粮库一天收粮有时几十车,多时达几百车。几天几十天下来,收入亦很可观。 FWe8 ."H
xU$;\<D
粮车进库后,要进行扦样化验,化验的内容有划定粮食的等级,水分含量,杂质多少等等。不同等级的粮食,有不同的价格。如果水分、杂质等超标,还要扣价,这称为扣水和扣杂。因此粮库中的化验员,尤其是主化验员,对送粮者来说,就具有很大的权力。 501 |._ p
Ct3ih1jZ
在粮库,粮食化验什么等级,扣多少水分,扣多少杂质,有很多情况下化验员要听粮库主任的。他叫你这车粮化多少,你就得化多少。如果不听话,那么你就会靠边站。甚至下岗的就可能是你。一些个倒粮的,大多数是主任的亲属(主任不便出面倒粮,让亲属出面),或是和主任关系不错的人。而这些人,身份很杂,什么行业都有。有工商的,税务的,农业发展银行的(你不让他倒粮,他不给你贷款),甚至还有法院公安交警,社会上的"大哥",一些农场的场长和下面的队长。等等,不一而足。 erLa)o
CL1o\)]pq
每次收完粮后,粮库主任都要把化验室、地秤室、保管室、和财会室的一些人员召集在一起,而且这些人员还必须是"政治上可靠的人"。召集这些人干什么?做假票子。做假票子的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把收购过来的粮食提高等级,比如把三等粮变为二等粮。另一种则纯粹是所谓的"吃空额",即从化验室开始,开假票子,编造一些假名字做为送粮户,当然其他的也是假的了,然后化验员填假化验单,地秤检斤室填假称重,保管员填假验收,财会做假账,形成造假一条龙。我们一般人员心里都很有怨言,因为这活很麻烦,而且我们小白人又得不着便宜,得便宜的只是少数人,但各库皆是如此,形成潜规则,而且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如此。 k/
[]d&k
}wfz /vK9
为什么做假票子,原因很简单,就是要多套取国家的粮款,多套取保管费。所以我们这里几乎每个粮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库存不实问题。而且越是大粮库问题越多。 R~.F/6
eZ5
<=Ia
你们可能会问,不是有上面的检查吗,难道他们就查不出来吗?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们,每年粮食局都下来进行春检和秋检。检查完了还要打分,搞评比。但那不过是形式主义,而且大家都熟知内幕,心照不宣。而且粮食局往上面报的数目也是掺了水分的,这样层层掺水,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。 Rg UIJ
p5VB4OXI N
记得九八年春,有人在记者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:"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,中国就是三年颗粒不收,粮食也照样够吃。"可是当年南方洪水时,南方某粮库竟无粮可调。在二000年,也曾经搞过一次全国性的粮食大普查。各地,各粮库都组织人员到外地的粮库去搞普查。说是为了避免弄虚作假。可实际效果如何,我不得而知。我只说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:外市的一个检查团也上我们粮库搞普查,进行所谓的"清仓查库",他们在这里呆了五六天,吃了五六天,而且每次吃饭去的地方还不一样。有一个检查团的成员是回民,弄得我们主任很是头疼,因为吃饭时要找回民饭店。晚上还要唱卡拉OK,跳舞。真是活神仙啊!至于检查,也搞,比如粮囤要量一下尺寸,粮食要化验一下,账本也要看,但那都不过是形式,表面文章。也能发现问题,但饭一吃,舞一跳,什么问题都没有了。我们库也向外地派出了检查人员,回来听他们一说,也是那样,甚至还出现了发现问题后,检查团主动"协助",清除问题的事,因为还要应付上级的复查。这些都他们亲口说的。 > -h
Q2+lLZGlY
0二年一次粮库开会,主任念了两份文件:一是外县国储库因储粮不够数量,为迎接检查,竟然大批地从别的粮库调粮。二是某粮库主任竟然做了许多掺假粮囤,(就是中间是粮,上下是杂物,他知道检查时扦样要扎粮囤中间)。宣读完了,主任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,都是内部人告的。 i
,,v=
g&s |
|